上海战略所_调整产业资金投资策略,增强上海IC产业链韧性

大国产业博弈显性化背景下,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将在较长时期内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封锁打压,由此形成对产业创新链供应链的极限遏制。上海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上海增强集成电路创新链供应链韧性,不仅是上海强化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抓手,也是上海紧跟国家重大战略,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更好应对全球产业格局变化的核心和关键。集成电路作为典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需要不间断投入资金等要素保障,在投资强度、投资方向、投资方式等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增强其创新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后的恢复更新能力。紧跟全球投资新趋势模拟芯片将成为集成电路增幅最快的细分领域。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1全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高达728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0.9%,高于集成电路行业25.6%的整体增速。上海诸多集成电路上市公司中,晶晨半导体、澜起科技、聚辰半导体、晶丰明源、韦尔股份、上海贝岭等皆为逻辑芯片设计企业,其中仅韦尔股份和晶丰明源等少数企业从事模拟芯片设计。应根据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增长及技术发展趋势,吸引晶晨半导体以及圣邦股份等模拟芯片来沪投厂设线,尤其注重与上海本地电动汽车产业衔接,培育车载模拟芯片产业生态,加大车载模拟芯片产业投资力度,不断提高上海模拟芯片的市场占有率。半导体产业发展衍生出巨大的设备需求市场。半导体设备价值普遍较高,制造先进半导体产品的生产线投资中设备价值约占总投资规模的75%以上,例如,中芯国际募集资金投入12英寸芯片SN1项目,其总投资额为90.6亿美元,其中生产设备购置及安装费高达73.3亿美元。然而,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集成电路设备的国内市场自给率仅为5%左右,在全球市场仅占1%-2%,技术含量最高的集成电路前道设备市场自给率更低。对应巨大的需求缺口,上海应探索财政专项+低息补贴+减免税费的支持方式,加大对全球设备业龙头企业与上海本地代表性企业的引培力度,通过优势企业引领,提高国产替代进度。加大“撒手锏”环节投资量子芯片是国产芯片不容错过的历史性机遇。传统电子芯片是将晶体管越做越小,追求在单位芯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系统性能,电子芯片制造工艺到达7nm以下时,EUV光刻机是不可或缺的,而光量子芯片由于传输介质原因,具备高速度、低功耗和抗干扰的优势,同时光量子芯片并不追求极限的先进制造工艺,成熟工艺就能够发挥出系统高性能的优势,有望绕开EUV光刻机。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贤敏团队创办的国内首家光量子计算公司——图灵量子已完成数亿元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可编程光量子芯片的研发及流片量子算法商业化落地,目前正在规划国内第一条光子芯片中试线建设,两年内有望建成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需求的光子芯片前沿研究和产业化平台。上海企业致力于打通超导量子比特系统产业链,实现概念向落地的转变,芯片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后摩尔时代,碳基半导体是芯片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硅基芯片采用微纳加工技术,需要光刻机自上而下在硅晶圆上通过刻蚀等工艺雕刻出复杂的器件结构,而碳基芯片则是利用大量碳纳米管进行组装来搭建宏观的器件结构,展现出的优异性能为芯片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上海在碳基芯片领域已实现稳定的小批量生产,近十年,上海将石墨烯从用胶带剥离出几微米的样品,生长出单层,到单晶,再到原子级平整的大面积晶圆,而后升级为可以规模化生产的8英寸晶圆,该项尖端科技于2021年8月在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被首次推出,某种程度上说明上海已处于全球领跑的位置,应进一步加大对碳基芯片等集成电路前沿技术的投资布局力度,以尽快塑造非对称“撒手锏”的反制能力。强化研发投入强度创新专利数量不断提升。2000年《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颁布以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创新发展期,2000-2020年专利公开量的年增长率达到11.3%。其中,设计类专利累计公开40397件,占比超过50%;制造类专利累计公开24693件,约占30%;工艺封测类专利累计公开4676件,占比10%左右。由此可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更加趋向于设计类和工艺制造类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环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制造业和设计业环节研发投入占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企业投入差距较大,比如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研发投入共计59.4亿元,同年高通、博通、联发科和英伟达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407亿元、334亿元、179.5亿元、253.9亿元。2020年AB股集成电路行业上市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居第一的中芯国际,研发投入仅为46.7亿元,同期台积电研发投入达到239.8亿元。上海应将集成电路不同产业链条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如IC设计企业应达到20%以上,IC制造企业、封装测试和设备材料业应达到10%以上,以此促进企业自觉增加研发投资。同时突出研发产业化导向,发挥创新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倾斜导入研发资金资源,不断完善运作模式,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企业委托研发等方式,依托中国“大市场”和商用场景开发优势,迅速形成项目成果转化及成果回报,有效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发挥产业基金引领作用国家“大基金”和上海地方基金投资助力产业项目投资规模明显扩大。自2014年以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不断增长,其中,2014-2017年呈现相对平稳增长态势,这一时期本市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开始逐步加大对集成电路的投资力度,投资规模由2014年的47.0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93.0亿元,同比增长97.9%。2018-2020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投资规模由2018年的175.3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57.0亿元,同比增长103.7%。进一步扩大产业基金规模并优化投资结构。中国2014年即已启动的“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向上海投放资金约1483亿元,平均每年仅190亿左右,2011-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年均新增投资不足20亿美元,而2020年韩国三星电子在半导体项目的投资额近281.1亿美元,英特尔研发投入达到136亿美元。上海应引导更多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投入到集成电路产业,通过LP、GP等开放合作方式,联合建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VC基金和天使基金。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集成电路新工艺、重点产品、关键设备材料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此外,上海市的各项专项资金,如软集、工业强基、战新专项等要持续加大对集成电路重点产品、基础设备材料的专项支持力度。(作者张亚军系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经济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博士)(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admin发布于 2022-03-22 21:22:30 头条
上一篇:_投资群_里认识的_国外医生_靠谱么_2万元差点被骗下一篇:中国股市_股票出现“5弯13”,说明主力吸筹完毕,坐等主升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