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盈增长比率相对估值法

市盈增长比率相对估值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价值投资盈增长比率相对估值法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市盈增长比率的计算公式:

市盈增长比率=市盈率/每股收益的年度增长率

=(每股价格/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的年度增长率

=(股票市值/净利润)/净利润的年度增长率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的未来,而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估值法采用历史数据,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估计不足。因此,市盈增长比率估值法将公司的未来成长纳入考虑。市盈增长比率是吉姆·斯莱特发明的一个股票估值指标,是在市盈率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公司成长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市盈率的计算详见前面的论述。每股收益的年度增长率可以是历史增长率,也可以是未来预测值。历史增长率的好处是容易得到且容易验证,但是缺点在于很多公司的历史增长率并不一定与未来增长率一致,从而容易导致高估或低估。

未来预测值则难以得到且从当前时点看无法验证,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为了减少未来预测值的误差,在具体计算公司的市盈增长比率时,针对所需的预估值,一般可以取市场的平均预估值,即收集多家机构分析人员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测值进行平均或取中值。增长率采用未来预测值时,需要对公司未来至少3年的业绩增长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大大提高了预测的难度。

只有当投资者有把握对公司未来3年以上的业绩表现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时,市盈增长比率的使用效果才会体现出来,否则会起误导作用。

实践中,市盈增长比率一般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未来3~5年的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例如,一只股票的当前市盈率为20倍,其未来5年的预期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为20%,那么这只股票的市盈增长比率值就是1。公司的市盈增长比率值等于1,表明市场赋予这只股票的定价可以充分反映其未来业绩的成长性。


如果市盈增长比率大于1,则这只股票的价值就可能被高估,或市场认为该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会高于市场的预期。对于成长型股票,其市盈增长比率值都会高于1,甚至在2以上。投资者愿意给予其高估值,表明该公司未来很有可能会保持业绩的快速增长。市盈增长比率小于1,要么是市场低估这只股票,要么是市场认为其业绩成长性可能比预期的要差。

使用市盈增长比率估值时,我们先选择一组可比公司,计算其平均倍数或中间值。为了反映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在基本因素方面的差异,我们可能需要对计算出的平均值进行调整,以此作为估值公司的市盈增长比率倍数,然后使用下述公式:

每股价值=每股收益的年度增长率×市盈增长比率×每股收益

或者

股权价值=净利润的增长率×市盈增长比率×净利润

由于市盈增长比率不像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那么简单直观,因此普及程度不如后三者。市盈增长比率估值法的缺陷除了前述市盈率的缺陷外,还包括在如何确定每股收益的年度增长率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


本篇笔记重点内容有:

1、PEG估值法

2、PB估值法

3、PS估值法

4、估值模式建议

1 PEG估值法

PEG(Price Earnings to Growth Ratio)估值法将市盈率和盈利增长率综合起来考虑,弥补了市盈率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其值等于:市盈率(PE)除以企业未来3-5年收益复合增长率(Growth)。

假设某只股票的市盈率为20,通过相关计算之后某投资者预测该企业的每年盈利增长速度为10%,则该股票的PEG为20÷10=2;如果盈利增长速度为20%,则PEG为20÷20=1。显然,PEG值越低,说明该股要么市盈率越低,要么盈利增长率越高,从而越具有投资价值。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它考虑了企业的盈利、市值及业绩增速,但没有考虑净资产,所以更多适合于成长股,即行业或企业处于上升阶段时。

一般利润增速高于ROE(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税后利润/报告期末净资产)是成长股,反之是价值股。举例说明,银行股ROE有16%-17%,利润增速是个位数,所以是典型的价值股。像恒瑞医药、海康威视等公司的利润增速高达30%-40%,ROE是20%,就属于标准的成长股。一般可根据最低ROE进行定义,当利润增速能够持续高于15%的公司就算成长股。回看整个A股,利润增速能长达十年维持15%以上的公司并不是很多。

除了前面的净利润贴现法,这里将学习如何用PEG方法预估成长股价值。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计算PEG为1时企业估值是多少倍;第二步,按照增长的确定性进行一定的折溢价,预估出一个合理的市盈率和企业内在价值。

根据PEG等于1,初步计算出增速不错的成长股合理估值。行业空间广阔、竞争格局好的,比如我武生物、恒瑞医药,确定性高,可以给予一定估值溢价。对于确定性不高的,类似珀莱雅这样的公司,行业空间好,但竞争格局并不好,因为化妆品行业是红海,里面还有大量海外巨头,所以予以折价。具体如何估算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将在下一篇笔记学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PE或PEG估值法,往往在实践中效果并不好。问题不是方法本身,而是投资人容易陷入有些陷阱。比如,经常采用与历史估值比较的方式来确认一家企业的估值,涉及的盈利来源叫做均值回归。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回不到当年的高估值。常见情况是,盈利的成长性变了或者盈利的确定性变了。比如,2018年之前大家认为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钴锂是成长性行业,但2018年年中以后,它们被认为是周期性行业,估值直接跌了一半。所以,任何方法不能单独使用,最好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

2 PB估值法

PB(Price Book Ratio)估值法,即市净率估值法。PB指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其值等于:每股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

举例来说:你以34.67元每股的价格买入每股净资产只有8.52元的天齐锂业,那目前天齐锂业的PB为4.07倍。一般情况下,PB越小,安全边际越高,如果PB小于1倍,甚至低于0.8倍,那是非常划算的。在A股银行股上,有一些历史规律,比如每当四大行市净率击穿0.8倍时,或者招商银行市净率击穿1倍时,它们的股价就会触底。

从PB估值法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里面没有考虑企业的盈利,也没有考虑公司的业绩增速,单纯就是从公司清算的角度出发,我以现在的价格买下这家公司,然后退市清盘,到底划不划算,什么样的企业符合这样的条件呢?就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稳定,这样的企业就适合用PB估值法,比如周期股、盈利能力较差或业绩不稳定的企业。比如宝钢股份、京东方A、国力电力等,目前市场上很多股票都适应PB估值法,毕竟A股中稳定盈利的企业并不多。

PB估值法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把商誉剔除,就是PB=市值/(净资产-商誉),因为商誉在财务报表上算是资产,但在实际清算时,一分不值,所以用PB估值法时,记住剔除商誉,比如众泰汽车目前的市值为106亿元,净资产为170.83亿元,商誉为65.79亿元,表面上公司目前的PB为0.63倍,但是实际上剔除商誉后的PB约为1.01倍,和0.63倍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3 PS估值法

市销率PS(Price to Sales)=总市值/主营业务收入或者PS=股价/每股销售额。收入分析是评估企业经营前景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销售,就不可能有收益。这也是最近两年在国际资本市场新兴起来的市场比率,主要用于创业板的企业或高科技企业。

在NASDAQ(纳斯达克,美国电子证券交易机构)市场上市的公司不要求有盈利业绩,因此无法用市盈率对股票投资的价值或风险进行判断,而用该指标进行评判。同时,在国内证券市场运用这一指标来选股可以剔除那些市盈率很低但主营又没有核心竞争力而主要是依靠非经营性损益而增加利润的股票(上市公司)。因此该项指标既有助于考察公司收益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能有效把握其收益的质量水平。

A股可见的PS估值规律是在云计算中。研究发现,美股云计算SAAS( Software-as-a-Service 的缩写,意思为软件即服务,即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软件服务)和PAAS(Platform-as-a-Service的缩写,意思是平台即服务。 把服务器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商业模式)层企业估值基本在8到16倍市销率之间。

这个规律反映的是云计算企业研发费用前置以及客户续费率极高,导致先有费用投入后有现金流的特点。简而言之,未来的研发费用会降低,从而带动未来净利润的提升。可以认为,市销率估值法与净利润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里扩展下云计算的估值方法。软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用友网络为代表的,可在多行业使用的通用型软件,这类企业因为市占率较低,导致企业为了开拓市场,往往会保持50%以上的销售费用率。那么,收入增速、销售费用率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客户,后期云化将有更大的空间。相应的是,估值与收入增速、与云化的比重成正比,而与利润关系不大。

第二类,是以广联达、石基信息、航天信息、恒生电子为代表的,只在单一行业使用的专用型软件。这类企业,因为市占率往往比较高,个别甚至能达到80%的市占率,从而收入增长变得缓慢。但是,随着云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单客户价值开始提升,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对于这类企业,核心是看ROE、预收账款和现金流。

在实际应用中,要关注两点:1、运用市销率进行估值时,只有可进行云转型的这部分业务可使用市销率估值,对于无法云化的业务,仍然需要使用市盈率等方法进行估值,最后将这些估值进行累加。2、美股云计算企业估值在8-16倍市销率,在实践中我们如何合理取值取决于以下情况,比如企业开始向云转型、ROE快速提升、云收入占比是否跨过20%等等。

4 估值模式建议

估值方法很多,但是每一种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估值模式。重资产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方式为主,盈利估值方式为辅;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净资产估值方式为辅;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以上方式均不可单独使用,至少应配合两种联合研判,其绝对值亦没有实战意义。估值的重点是比较,尤其是相似企业的比较,跨行业亦没有意义。

在对企业进行估值之前,先看一下企业处于什么阶段,如果企业处于衰退期,那么市盈率再低也不能随意买。如果此时PB远低于1时,还要看看企业未来有没有亏损的可能。如果企业不大可能会亏损,那么当PB小于0.8倍甚至更低时,可以考虑买入,如果行业可能会消亡,比尔胶片行业,那投资有风险也不能买。


本篇笔记主要借鉴一叶孤城价投课程、神光财经、金融圈及百度百科等。至此常用的估值方法就整理完了。有了这些基础理论,现在去看一些专业的文章能够读懂更多了。公众号搜索真是个好东西,遇到了很多优秀文章,内容里不仅有方法还会有相应的实战演示,对于个人成长有很好借鉴作用。

其实前面那些估值方法的计算都不难的。但与学校不同的是,计算中的数据并不是已知的,而要去挖掘和领悟。如果想用的灵活,势必还是要补充更多知识以及更多的实践磨炼。





发布于 2022-04-21 问答
上一篇:股票价值计算方法有哪些下一篇:如何分析公司的前景